赵晓培:闻“汛”而动,昼夜坚守的“实干家”
有一种责任叫义无反顾,有一种行动叫昼夜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迎难而上。
【资料图】
作为北京铁塔房山分公司建设维护统筹负责人,区域经理赵晓培的7月比寻常人多了一丝警惕和担心。在7月28日暴雨的前兆刚刮入北京前,赵晓培就已经进入紧急待命状态。
暴雨未至,专项行动会——点亮工程已经启动,“每个村必须保障一个通讯基站畅通,能够让群众与亲人汇报平安”的战略部署指挥着他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
房山区域里南沟、北沟是受损最严重的地区,但是由于通往受灾区的桥都被雨水冲断了,无法进行抢修!这样的情况让人始料未及,但是好在赵晓培心中早有预判,他立即调整战略,一边时刻紧盯修桥进度,只要修桥完成信号发出,立刻进入山中抢修,另一边调配核心力量集中在平原地区受损严重基站。许多基站里通讯机房进水超过1米,有设备开裂漏雨的,有堆满淤泥的,有部分损坏的,也有全部报废的,既要精准判断损害程度,又要快速进行设备修换,工作庞杂且不容有错,赵晓培的神经始终紧绷着。
为了能够尽快保障网络信号恢复,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公司里的一张简易小床成了他的新家,他说这是一个持久战,昼夜坚守只是一个开始,不管再大的困难,团队上下齐心协力,他们定能共度难关。
汛情是“集结令”,责任就是“冲锋号”。在闻“汛”抢修的路上,前方,是他奔赴的使命;脚下是他坚定的步伐;身后,是他冲锋的背影。抢修路漫漫,但正是无数个赵晓培的坚守,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黎明就在眼前。
符云峰:保通讯显真情,是英雄真本色
一个有力量的时代,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信仰的团队,不能没有先锋。
6月底,北京铁塔西区分公司运维经理符云峰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警戒状态。他随时关注汛情动态,与各方部门互通有无,一会不落的参与各种调度会,只为在汛情来临之际,能够快速统筹应对。
但是,当百年不遇的暴雨骤然降临时,许多准备依旧显得杯水车薪,对于符云峰而言,这是他从业生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他看来,门头沟应该是最严重的通讯受灾区,70%的基站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然而这还是最棘手的。令人分外头疼的是抢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要经过的108国道因为汛情的原因封路了;一些地方整体淹没方位难以辨认;水泥杆倒下变压器冲走停电停水;许多路段表面完好底下瓦解随时有坍塌风险,伴随汛情扑面而来的是重重的困难和未知的危险,抢险抢修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然而,困难从不是强者的推脱词,而是能量的催化剂,暴雨困难没有冲刷掉符云峰对战胜汛情恢复通讯的信心,反而激发出了他永不屈服的斗志。
路不通,就跟着修路进程一点点推进;有坍塌,就让专业人员探测避开险路另辟蹊径;正如他说的“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去做”,这承诺历风雨而盛,经昼夜而坚。
身系抢修工作,心也无法放松片刻,24小时连轴转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每天能睡2个小时已经成为奢望,有时候闭着眼睛脑海里也不停在盘算如何才能修的更快一点,让群众早日恢复通讯。上一次回家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只在深夜的时候偶尔回一下家人的微信,报一下平安。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暴雨凶猛,但是抵不过符云峰们的众志成城。
王寅:全力以赴真性情,双向奔赴见温情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冲破困境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光芒。
7月31日,北京铁塔昌平区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寅急冲冲的来到作为防汛保通指挥中心的昌平区流村镇政府,每天关注汛情的焦灼感到了这里终于冷却下来。一路赶来,越走越心惊,虽然在岗位上深耕细作多年,虽然在一线身经百战,但从现场情况判断,这次暴雨造成的抢修工程相当复杂,远比他从业生涯遇见的任何一次突发都要严峻。
保通就是命令,抢修刻不容缓,快速制定好抢修方案后,王寅集结多方工作人员,从流村镇向西出发,准备沿路抢修。但是他们低估了暴雨的肆虐程度,刚走到第一个村,就发现通往村子的主干道早已冲毁,其他小道也根本无法通行。
“没有路,就趟出一条路”王寅立即因地制宜调整抢修方案,多方调动资源,大车拉渣土,铲车铲平路,压路机压牢,路在脚下,基站在眼前,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周边山体的安全隐患,前方道路的“华而不实”,基站损害的轻重程度,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心有所向,路必不远。近身了解勘查现场,有了成功抢修经验,王寅及团队抢修工程进度也越来越快。看到被困群众从通讯中断时的无助,到手机有了信号时的惊喜感激,王寅觉得一切都值了。
困难阻挡不了勇毅者的步伐,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还有很多基站需要抢修,但他定能战胜抢修道路上的各种艰难挑战。
张世君:雨急汛猛,逆汛而行
“我回趟单位。”7月29日晚11点,北京铁塔公司运营维护部主管张世君得知房山区、门头沟区防汛形势严峻的消息后,立即动身赶赴公司组织开展相关应急工作,面对刚刚睡熟的孩子与家人关切的询问,他还是选择了向家人隐瞒前往受灾地区参与抢险的决定。
伴着霓虹灯与大雨,张世君驱车径直赶往公司,立即参与到防汛物资与支援力量的紧急调配工作当中。事实上,早在6月汛期开始时,他和同事便就防汛提前做了准备,“比如说反光背心、冲锋舟,救生衣等等都有储备”。然而实际情况也让历经过721特大暴雨的他也瞬间神经紧绷,提前同多家代维单位打好招呼,“可能会用到你们的人和车。”
随着水位持续上涨,汛情加剧,担起协调此次支援防汛抗洪人力物力重任的张世君,同领导同事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奔赴房山受灾区域。
面对房山区两个抢险方向的5条道路,为了加强调度科学抢险,张世君将第一批到达灾区现场的20名支援人员按照不同专业进行调配分组。“有统筹能力强的、会发电的、塔维比较专业的,大家在专业能力上能够配合得更好,两个人一组也,面对前面未知情况也会相互有个照应。”根据各个不同地方的需求,把支援人员送到不同的作战岗位中去,使得抢险工作有序开展。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的分内责任,从履职尽责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用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对“汛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承诺,勾勒出防汛抗洪攻坚战中的坚毅身影!
吴邯:坚守防汛一线 诠释责任担当
坚守,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正值“七上八下”主汛期,北京又持续遭遇着强降雨的袭击,本应在近期与家人出游的吴邯打消了休假的念头。
作为北京铁塔公司应急安全主管的他,连日来总是密切关注着气象信息,时刻掌握着天气的变化,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待岗待命,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急战备状态。
7月30日,正在值班的吴邯突然收到了来自房山区分公司请求防汛物资支援的消息,与值班领导请示汇报后,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决定就近调配一支由10人组成的抗汛救灾队伍出发前往房山分公司参与支援,并出动9台油机增加救援力量。
就像雨势雨量都远超出大家的预期一样,受灾区域逐步扩大,西区分公司、昌平分公司等也相继发来救援信息,各分公司所需的抗汛物资也早已超出此前的准备数量,不同的地区雨水情况有所不同,处于各受灾区域分公司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油机,需要电缆......”,同种物资也在反复调配,“就像分公司提出需要30米电缆,使用后,这批电缆又不够了,需要再进行资源调配。”
一时间,吴邯好似水中漩涡的中心,需要物资支援的需求不断地向他涌去,吴邯明白,一场防汛物资紧急分配的效率站已经打响。
在吴邯看来,要想及时安排调运防汛物资支援受灾地区开展救援工作,就要深入抢险现场,第一时间了解资源调配情况。31日凌晨,吴邯随救援队伍奔赴一线,在分秒必争的受灾现场,为了进一步精简防汛资源协调程序,吴邯选择与仓库直接沟通物资需求,为前线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救援物资保障。
没有太多的惊心动魄,但正是因为有了吴邯的坚守,不遗余力协调筹备为各地配齐防汛物资,为防汛抢险工作筑牢了“铜墙铁壁”。
张梦晗:一线防汛忙 后方保障强
“帐篷、反光背心、应急灯,电缆、油机、电源机柜......”,北京铁塔综合部的物资保障主管张梦晗盯着眼前的清单,再一次对仓库物资逐一进行盘点。
进入汛期以来,张梦晗配合各部门备足了各类防汛物资及生产工程物资。“公司发了防汛通知,尤其是电缆这类用于抢修的物资今年特意多储备了一些。”7月29日,随着雨水突然“到访”,她瞬间绷起了防汛这根弦儿,当晚便立即行动,将相关的应急物资准备出来存放到单独区域,“如果有物资需求,随时可以装车发货。”
“仓库物资有进有出,正常都需要立项操作。”而面对此后几天的雨势,正常调配资源流程已行不通,为了抢抓时间做好“绿通”,她的邮箱和微信中开始不断传来需要物资支援的需求,力求优先保障一线防汛人员的物资需要,畅通防汛救灾物资调配链条。
在强降水造成的汛情、险情面前,同在前线奋战的人员一样,在物资调配中,张梦晗也面临着物资卸货地点临时变更频繁发生等一系列难题,不论是夜里还是凌晨,只要信息有变更、有需求,她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支援,正如她所说,“一线人员已经非常辛苦了,不能在我这里耽误一分钟。”
对刚刚接手仓库管理工作的张梦晗来说,不敢懈怠的不仅有前方的物资调配,还有后方仓库中电池等物资存储安全问题。在汛期与高温期的双重“压力”下,她时刻关注仓库安全,“在工位上,仓库视频一直开着有空就看一下,上下午包括夜里也会抽时间看看仓库的情况。”
雨势趋缓,张梦晗的工作节奏却没有回归正常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受损基站逐步恢复,大量生产工程物资需要调拨,她将再次投入到一场“硬仗”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