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佳雯 四川宜宾报道 6月19日至20日,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0日上午的会议现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刘明总结讲话时强调,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他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目前的试点成效和经验予以肯定,又对下一步准确把握赋能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性建议。
会议要求,要认真开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真正在“试”上做文章。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探索,真正拿出一批“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真正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绳”。国家发改委将对各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改革举措,及时总结提炼并在全国复制推广。
(6月20日上午,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四川省宜宾市发改委供图)
此次参会的主要成员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教育部门负责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政府负责人,还有部分计划申请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政府负责人,以及有关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院校、专家、媒体代表。
会前,6月19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宜宾学院、极米光电产业园、宜宾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四川时代新能源公司动力电池人才实训基地、凯翼汽车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实训基地等地,深入了解宜宾市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调研分组开展。调研一组的成员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以及四川省委相关主要领导。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调研一组,深入观察调研情况。
调研一组首先来到宜宾学院考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宜宾学院的师生向调研成员介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这是宜宾学院与宜宾市屏山县一起争取的科技部的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也是学校在现代农业领域产教融合的探索。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吕文斌看着监测屏,询问其工作原理。宜宾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屏幕上显示的是屏山县的实时数据。这套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屏山县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大气和土壤环境参数(操作大屏显示效果),包括基地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度、湿度、PM2.5、噪声、土壤PH、氮、磷、钾、盐分等数据,优化农作物种植环境,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学校指导服务就业创业工作资料的展台上,放着几本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汇编材料,刘明驻足仔细翻阅。刘明十分关心产教融合对于解决就业率、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带来的实际影响。而后,宜宾学院党委书记蔡乐才介绍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成效时,首先指出学校的专业优化是关键。聚焦宜宾优势主导产业,通过预警、暂停招生、撤销等方式调整优化专业,专业优化比例达到24.61%。
其次就是产业衔接。学校组建宜宾市香料植物开发利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副理事长单位身份参与中国新城建产教联盟、四川省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联盟等产教联盟的建设;70余项科研成果在企业得以转化应用、宜宾学院所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建园以来孵化企业68家(国家高新企业2家),在孵企业48家。
在调研路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谈时表示,产教融合已经跳出职业教育,甚至跳出教育,成为产业也认同的发展理念。职业教育的类型基因就包括面向市场,这也成为职校毕业生的优势所在。
对于企业是参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还是直接办职教院校,林宇认为应当因地制宜,结合企业自身的能力、需要,从实际用人需求出发,规划职业教育链,真正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
在调研的第二站极米光电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激光显示人才实训基地。林宇详细询问了轮岗班的具体情况。相关负责人说,轮岗班里的学生,一周会有几天到企业当工人,再有几天回学校学习技术。
刘明调研注重实际,不放过细节。到了宜宾市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建设项目现场,刘明看到学生自己发明的采茶机,关心其实用性。刘明问:“茶树有高有矮怎么采?”学生随即演示了采茶机的调节高度装置。
宜宾职教城这一个项目就集合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贷款、地方财政投入等资金78.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370亿元。
在第二天的现场会上,刘明提起调研宜宾职教城,让他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同济大学内迁至宜宾的李庄镇。在当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李庄人民把泥塑神像、祖宗牌位请出来,把庙宇祠堂改成学校,为同济大学提供了“拎包入住”的服务。
“宜宾职教城项目,采取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并联审批,克服重重困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现代化职教园区拔地而起,吸引了大量高职院校入驻,创造了新时代的‘拎包入住’。”刘明表示,各地要吸收借鉴这一项目的有益经验,弄清吃透各种资金的支持范围、方式和申报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支持合力,在项目建设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调研一组正在调研,前排右二为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刘明,右三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贺佳雯 摄)
调研一组的最后一站是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实训基地。凯翼汽车作为宜宾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是宜宾市与奇瑞集团的合资企业。凯翼汽车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建了宜宾新能源汽车与先进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凯翼汽车总经理高雷介绍道:“对于现代产业学院,我们是这么理解的:现代就是机制比较先进,能使校企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合作更深入更持久;产业就是教育、科技、人才紧紧与行业企业融为一体。”
高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和学院是协同育人,我们的骨干员工参与教学,都是免费的。通过这个载体,把双元育人、协同创新进行了有机融合。”
此外,宁德时代在宜宾市投资上百亿建设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备受关注。刘明问宜宾相关负责人,宁德时代为什么看中宜宾?宜宾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宁德时代看中的正是宜宾提供的产业配套建设。
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鲜为人知的是,根据教育部数据,职业院校毕业生年平均收入约3-5万元,高的达到10-20万元,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年收入,显著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就业教育。今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2023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问题突出。刘明在会上指出,要解决就业问题、“两难”问题,最终要依靠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让劳动者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劳动者求职择业能力、稳定就业能力、转岗转业能力。
会上,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以及泉州市、合肥市、柳州市介绍了完善政策体系、开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有关情况和成效,中国中车集团、景德镇皇窑陶瓷公司介绍了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进展情况。会议还向社会发布了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推介了有关地方、企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行业协会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目前,首批全国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部出台了建设方案,有的还出台了突破性、示范性的政策文件。
针对不少企业反映产教融合组合式激励政策还比较笼统,缺少可操作细则等问题,山东省率先印发了“金融+财政+土地+信用”10条激励措施,深挖增量政策空间,将“碎片化”政策融成一张政策清单,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江苏省常州市积极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从2021年到2023年一季度,常州市产教融合型企业累计享受附加费抵免优惠2100多万元,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产教融合成为试点城市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从人才强国,到产业发展,再到城市转型升级……各地争相汇报产教融合试点取得的实际成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试点成效的关键一步在于职业教育专业随着地方产业发展调整。
其中,福建省泉州市50所职业院校每年输出近5.6万名“技术蓝领”,毕业生多数留泉就业,补充民营企业大量中高端技术技能岗位,两者耦合形成稳定闭环。
安徽省合肥市围绕“芯屏汽合”(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急终生智”(城市应急安全管理、智能终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能语音)等地标产业,建立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联动调整机制。近两年新增相关专业35个,一、二、三产相应专业占比分别为10.8%、30.2%、59%,契合了合肥市的产业结构。2022年合肥市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3.2%、36.6%、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副市长卢柳屏介绍,按照建设柳州支柱产业所需专业,培育了20个高职“双高”建设专业群,新增专业23个,先后组建17个特色产业学院,17个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7个专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重点产业的匹配度超90%。
更重要的在于产业与专业互融互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螺蛳粉产业学院,在产业装备等六个技术领域全产业链互融,与产业链上企业共同承担酸笋等13项产业相关核心地方标准的制定。2022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00.7亿元,同比增长19.8%,预包装螺蛳粉年寄递量达到1.1亿件。
相对应地,四川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也开设了宜宾燃面学院。
林宇表示,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发展路径应该从最初的跟随产业需求,到伴随产业发展,再到引领未来趋势。
上述会议指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的有效举措,关系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着赢得大国竞争主动,对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创新变为现实、设计变成产品、技术转变为生产力,解决‘卡腰’、‘卡身子’问题,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刘明说。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重点做好“五个抓”:一是抓城市,将城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让“一座城、一两个主导产业、全链条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闭环,推动职业教育的总量、结构、质量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
二是抓企业,支持各地培育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研究制定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让产教融合型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三是抓专业,各地要按照“优先、加快、改造、撤并”的思路,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真正做到“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
四是抓项目,统筹运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资金渠道,形成支持合力,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五是抓经验,宣传推广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遴选即将启动。这次会议吸引了不少准备申请的城市政府负责人前来学习。
会上,林宇表示,目前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天津、山东、广西、新疆等地的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年内还有计划再扩大。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接下来,地方政府作主导,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需求,调整专业与产业适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教育体系与产业链无缝衔接。
在实地调研中,纵观宜宾市职业教育布局——在长江大道两边,围绕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一边布局企业园区,一边布局职业院校,二者相互交融、互为支撑,做到了教育和产业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指导有关地方进一步聚焦,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让“一座城、一两个主导产业、全链条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闭环,把那些教育与产业适配度高、融合度深、支撑性强的地方,纳入第二批试点城市。
在具体落实方面,刘明强调,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做好符合本地区实际、突出本地区特色的顶层设计,聚焦“小切口”,坚持“小而精”。各个试点城市和企业,要当好“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主动站到全国的坐标系中去谋划发展。各个职业院校要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优化定位,增强适应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标签:
动态焦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深入四川宜宾调研:产教融合试点要真正在“试”上做文章
每日速讯:四大活动进行时|“双报到”儿童心向党,“六一”打卡景区红
神马第九度(神马电院在线观看第九)-天天热资讯